会员中心 / member center
汪群昌:一个有情怀的乡村干部

汪群昌:一个有情怀的乡村干部

     

      汪书记是个特别健谈的人,言语中流露出一种特殊的幽默和风趣。聊得越久越会被他的见识、胆略,以及身上蕴涵的领袖气质所感染。


      这是一个有情怀的人。即将退休、颐养天年的年龄,却依然情系村民,为西晁村能有更好生活前景而内心“挣扎”着。甚至每走一步,他都会反思,这是不是最好的选择方式?在他的带领下,西晁村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,积极招商引资。村民生活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和改善。


      汪群昌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下海“吃螃蟹的人”。1985年,他下海经商,创办了陕西辛庄电器厂。成为年产值数百万的知名企业。商海沉浮,历练了他敏锐的眼光。他将商业运营思维运用到了西晁村的发展上。以项目带动促进经济发展,树立了“规划立村、花卉兴村、工业强村、三产富村”的发展思路。在他的带动下,西晁花卉市场、西晁科技工业园、西晁建材市场等鲜明特色的支柱产业已发展起来。“西晁花卉”注册商标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审批,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影响了后来的长安花卉、未央花卉的发展。


      作为西晁村党支部书记,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人,经历过大风大浪,却是依然坚持某种情怀的人。通过多年努力,不断扩大各行业规模、提升档次、拓宽村民增收渠道。记者问及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。汪书记将西晁村在落实国家土地流转政策长远角度的考虑、现实状况的差距,从不同角度做了分析。言谈中,不乏感慨之词,拳拳之心可见。“从整体发展来看,国家改革和调整,大方向肯定是好的。但目前村子发展过程中,依然存在某些困难。”这些困难常常让他思考,是不是当初的某些决策不够完善?不断接受新鲜事物,不断调整和完善,这也正是他作为带头人的可贵之处。


      汪书记强调土地这个不可再生资源对农民的重要性。有了土地,就有了话语权,可以集体规划,实施创业项目,让村民的生活更好些。汪书记表达了村民以后的经济来源、养老问题的担忧。怎样更快更好地带领大家富起来,成了他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的问题。


      这是一个有故事、有抱负、有情怀的人。一个经历过很多事,依然不忘初心的人。愿他在今后的征程中,越走越开阔。


汪群昌精彩语录:

1.做任何工作,没有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是做不好的。

2.抓紧每一天,走好每一步,干好每一年。我在位的时间是有限的,但群众给了你这份责任,就应该对得起给你的这份信任。

3.是农民的命根子,有土地就有一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