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时间:2019-04-29
近日,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。
划重点
一季度农业农村运行情况如何?
存在哪些问题?
接下来将有哪些有利措施?
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
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769亿元,同比增长2.7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00元,实际增长6.9%,延续了“双增长”的好势头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种养业稳定发展
今年冬小麦面积基本稳定,长势总体好于去年。春耕生产有序推进,预计累计投入农机具2200多万台(套),供应玉米、水稻、大豆种子70亿斤。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势头趋缓,23个省整省解除疫情封锁,生猪生产和调运秩序加快恢复。一季度生猪出栏1.88亿头,猪肉产量1463万吨,牛奶产量625万吨,水产品总产量1263万吨。
2.农业结构持续优化
今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面积3000万亩,粮改饲面积1200万亩以上。市场紧缺的优质稻谷、专用小麦、优质饲草等面积有所增加,大豆、油菜等作物面积增加。实现内陆七大重点流域禁渔期制度全覆盖,捕捞产量同比下降10.25%。
3.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发展
全国已批准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2个、认定20个,带动各地创建1000多个省级和一大批市县级产业园。一季度,预计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3.4万亿元,同比增长3.6%。据淘宝大数据平台显示,一季度食品类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6.8%。一季度,返乡“双创”人员超过780万人。
4.乡村消费增长较快
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3525元,快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速2.7个百分点,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4388亿元。
5.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向面上推开
今年,国家安排70亿中央财政奖补资金用于农村“厕所革命”整村推进,安排30亿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。
6.农民收入较快增长
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00元,名义增长8.8%,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.9%,高于GDP增速0.5个百分点,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1个百分点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.53,同比下降0.02。
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
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总体平稳、开局良好,但也存在不确定、苗头性问题,主要有三个方面:
1.粮食生产难度加大
3月份稻谷、小麦、玉米三大主粮集贸市场均价同比下跌3.5%。同时,生产资料价格、人工费在上涨,比如,3月份以来化肥价格连续5周上涨,累计涨幅3.3%。自然灾害、价格下跌、成本上涨可能会出现“三碰头”,这样保持粮食生产的任务就非常艰巨。
2.生猪产能持续下滑
受非洲猪瘟影响,现在规模猪场补栏比较慎重,一些小散户加速退出,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数持续减少,连续三个月同比下降超过10%。
3.第一产业投资增速放缓
一季度,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408亿元,同比增长3%,增速明显放缓。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,农业农村短板,迫切需要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拉动各方面投资。
国家将如何解决“痛点”?
面对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,国家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:
(一)助农增收
1.稳定农民家庭经营收入。国家将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,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。
2.着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。国家支持发展农产品的粗加工、精深加工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,积极推广新业态新模式,建设国家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等发展平台,为乡村就业提供更多机会。
3.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。去年一季度农民财产性收入118元,今年是130元。国家将着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,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,进一步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。
4.逐步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。2019年一季度农民转移性收入从上一年同期的816元,增长到今年的925元。下一步,国家将推动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,加快构建新型农业补贴体系。
与此同时,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,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,改善农村生活环境、消费环境。
(二)强化生猪疫病防控工作
1.强化疫情排查工作。加快疫情确诊实验室建设,做到疫情及时确诊,同时完成了首批11个快速检测试剂的筛选。
2.果断处置疫情,防止第二次扩散。组建了省部联合工作组和疫情流行病调查队,同时在扑杀的过程中,中央财政已经安排了6.3亿元补助经费。
3.加强重点环节管控,努力阻断疫情传播途径。对生猪及其产品调运进行严格监管,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喂猪,在屠宰环节开展了非洲猪瘟检测。
4.加强宣传,科学引导社会舆论。通过主流媒体渠道及时公布疫情发生情况,面向广大养殖场户开展在线视频培训。
(三)抓好产业扶贫
1.强化资金项目倾斜。农业农村部明确规定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些资金都要向贫困地区倾斜,特别是优先支持“三区三州”等深度贫困地区。
2.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。今年农业农村部专门制定了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实施方案,准备全年举办10场以上产销对接活动,覆盖到所有的集中连片和深度贫困地区。同时,农业农村部还将加快实施“互联网+农产品”出村进城工程。
3.强化科技服务。国家组织产业技术专家组,覆盖“三区三州”所有贫困县,其中对“三区三州”现在没有脱贫的县,中国农科院各安排了一个产业技术专家团,直接对接搞产业技术服务。
4.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。优先支持考虑贫困地区推荐的企业,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也将向贫困县倾斜。
(四)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
1.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试点。再选择10个左右的省份、部分地市和县整建制开展试点,力争试点范围覆盖到80%左右的县级单位。
2.发展壮大集体经济。扶持2万个左右村开展试点示范,制定实施贫困地区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提升计划。
此外,还将继续开展清产核资工作、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注册登记制度。
(五)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工作
1.实行“两区”精准监测,实现数字化地图,建立数据库,精细化管理。
2.到2020年要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,2022年完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。
3.推出“两区”的差异化支持政策,调动农民种植“两区”目标作物的积极性。
编辑:刘旭岩